想當年,我只有青春期,沒有叛逆期。

 

一度,我引以為豪,

覺得自己真是性情溫和的好寶寶,上天派來的天使,

誰養到我真是前世燒好香~~

 

誰知道,該來的還是會來。

當年沒有釋放的叛逆能量,

在三十多歲時連本帶利地一次爆發!

 

.
我記得,兒子在大約二歲時有了第一個叛逆期。

不管跟他說什麼,每天聽到的都是「不要」。

 

根據「第一個照書養」的法則(其實也只有一個啦),

看過一些教養書,知道這是正常的,

所以也就讓他儘情地行使「反對的權利」,

學習「不要」的發音和意義,享受「自主的快感」,

反正我多得是時間跟他玩。

 

這個時期很快就過了,也沒發生什麼大事兒。

過二年學了皮紋,了解自己和他的天生特質,

覺得真是很幸運。

 

因為我跟他是截然不同的性格,

如果我沒有尊重他的天性,硬是要他照我的模式來生活,

那絕對會是一場家庭倫理大悲劇。

不是他被我打死,就是我被他氣死!

 

在陪兒子成長的過程中,

我學習到的是同理,是尊重,即使他只有四歲。

他給我的回饋是貼心,是尊重,一直到現在。

 

 

前幾天看一個節目「四大名助」,

裡面常常有一些匪夷所思的各種案例,卻又是真實人生。

 

大多數我覺得很誇張,只有一位讓我很心疼。

 

小六的女生,突然變得不聽話,

頂嘴打架踹門蹺家樣樣來,

跟之前家人心中甜美的小妹妹完全搭不上。

 

在現場錄影時,她跟父母沒有坐在一起,

她說坐在她媽旁邊會很緊張。

 

一直很欣賞主持人孟非,他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。

 

他沒有像一般人,啥都不問就判小女孩的罪,

也沒有說什麼天下無不是的父母,父母都是為妳好什麼的屁話!!

 

他讓雙方都發言的機會。

 

最後小女孩表態說:「好,我改。」

爸爸的一句:「這話聽太多次了!」讓她再次淚崩。

這時再遲鈍的人都看出問題了。

 


我們都曾是那個有苦說不出只能裝乖的小孩;


我們都曾是那個說話沒人聽只能尖叫的小孩;


我們都曾是那個得不到關注只能搗蛋的小孩;


我們都曾是那個需要脫離父母控制,長出自己樣貌,結果只能叛逆的小孩;

 

 

叛逆期,不是什麼需要嚴陣以待,如臨大敵的東西。

那只是一個人的人格在成長,在突破舊框架的時期。

 

就像小雞破殼,蝴蝶破蛹一樣,很正常的過程。

 

但傳統的教育是:孩子要乖,要聽話,不要出格,

不要有自己的意見和聲音,大人說什麼照做就對了。

 

這社會用了太多的道德規範在綁架每一個人。

 

其實,如果每個人都活在「真正的愛」裡,

根本不需要法律規範,不需要道德倫理。

 

沒有人會傷害自己愛的人,

所以不需要細如牛毛的法律限制什麼不能做。

 

沒有人會棄所愛的人不顧,

所以不需要天天洗腦要孝順父母,兄友弟恭。

 

一切都很自然的發乎愛,止乎愛。

 

 

很多人都受困在原生家庭的課題之中,

很多人都對自己的父母又愛又恨。

這比例高到你難以想像,因為大家都不敢講。

 

各種節日,行禮如儀地送禮吃飯。

逢年過節,滿身疲憊地趕車返鄉。

 

說實話,我覺得大家都好辛苦....

 

開心快樂團聚的當然有,

只是跟滿腹委屈的人數比起來,

後者真的多很多~~

 

很多女人結婚不是因為愛,只是想脫離原來的家。

 

然而,當自己的傷沒有好,

 

戀愛不過是找一個年輕版的爸爸或媽媽,試圖彌補童年的遺憾。

 

結婚不過是從一個牢籠跳入另一個牢籠,仍然飛不上屬於自己的天空。

 

如果不想重覆這樣無止境的循環,

請為自己療傷,同時培養「長大的勇氣」

 

一顆蛋從內部啄破,可能長成翱翔天際的老鷹;

如果它從外面被打破,最終只是餐桌上的菜餚。

 

停止尋找困難點為自己開脫,

那只會讓你待在現況動彈不得。

 

開始嘗試突破點,

一次又一次的嘗試,並且為自己負責。

 

你的人生,可以自己做主!

chick-154490_640.pn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ma 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